



为深入践行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精神,新能源工程学院“希望之光”志愿服务团队于2025年8月15日至28日,赴玉门、瓜州、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,开展以“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”和“汇聚青年才智 助力经济发展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通过参访新能源企业与红色教育基地,实现了精神淬炼与专业认知的双重提升。
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,志愿者们深入了解王进喜同志光辉的一生。馆内陈列的珍贵实物和历史影像,生动再现其“人拉肩扛运钻机”等感人事迹,彰显了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。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王进喜同志以其顽强意志与躬身实践,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所立下的不朽功勋,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。
在玉门市瓜州县红西路军纪念馆,实践团队踏上这片曾被热血浸染的土地,通过文献资料、历史文物与现代化多媒体展示,全面回顾了西路军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。志愿者们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,进一步坚定了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理想信念,誓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使命。
产业调研环节,团队先后走访海博思创、明阳、华锐风电等新能源创新企业,深入产业一线,洞察前沿科技。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队员们近距离观摩智能化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流水线,详细了解产品制造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,切身感受到科技革新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与效率提升。
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,企业代表系统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、产业布局及创新成果,并对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作出前瞻分析。实践队员认真聆听、踊跃提问,围绕就业导向、技术研发、创新动力等话题与企业导师展开深度交流。同学们结合专业背景,畅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与规划,现场交流气氛热烈。
通过此次双线并进的社会实践,“希望之光”团队不仅在红色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,更在产业实践中明晰发展之路。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的重要性,真正将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转化为实践行动和思想自觉,为未来投身新能源事业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淀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根基。
(信息员:韩天丁 审核:许新兵)